这门课的相关注意事项如下:
注:以下论述中的相关文件链接是比较老的,现在已经打不开,大家主要以读文字为主。
论文写作及毕业相关要求
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,一般会经历开题、预答辩(本科生一般不设预答辩)、正式答辩(抽市盲和校盲)、盲审(本科生不设)、发表论文、文件归档几个步骤。作为导师,主要作用是指导论文同时尽可能在生活和心态上提供帮助,所以请不要客气,要多主动找导师。以下就开题、提纲、格式、写作等进一步说明。
一、开题报告
(一)开题时间
专硕开题在第一学年的下半年4月中下旬。学术硕士在第二学年上半年。学术开题在第三学期,即第二年11月份,答辩是在第三年4月份。本科开题在二月份,答辩在毕业前。
(二)选题
选题很重要,但很难一蹴而就。最好先看看梯若尔《公司金融理论》里都有哪些领域,然后去浏览一下期刊阅览室的《管理世界》、《会计研究》、《管理科学》等杂志各期都有哪些公司金融相关的题目。
选题可能要反复很多次,可能一直被老师否定。请先想好,有可行性,有创新性,再和老师讨论。不要想到一个题目,没有任何思考、阅读和认证就问老师,这样得不到锻炼。
由老师提供的题目只是建议,大家要去论证。很多时候,老师提供的题目经过深入思考也可能不靠谱的。即使是可行的,也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论证,说明自己和其它开题答辩的老师。但在以前,发现选题之后,好多同学的论证还是停留在最初的讨论,缺乏自己的思考。大多数在论证环节写得很不规范。
开题报告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研究问题界定清楚,表述清楚;
2、文献综述围绕问题推进到哪里,是否有创新;
3、研究内容的提纲逻辑清楚,主次分明;
4、研究方法详细,可行。实证要细化到假设、模型和数据,甚至少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简单的回归结果。
5、开题很重要。如果开题不好,最后怎么写,也是同一个命运,就是写出没有意义的东西,不值得浪费时间写,人家也不值得浪费时间看。连用纸印刷出来都是不应该的,浪费纸!导师也没有动力去指导你,因为不会有好的结果。
关于选题一个方便的办法是研究一个上市公司的某个问题,比如预算管理、股权激励、兼并购、信息数字化等。
(三)文献综述
文献回顾很多人写不好,但这是文章的重要基础。整个文章要通过文献回顾才能“立起来”,即说明你的研究是有可行性、创新性和理论意义的。
文献回顾不要分国内外两部分,要按研究问题的层次和逻辑进行分类,每个部分回顾时按文献重要性同时说国内外研究。文献不要一篇一篇的说,更不要一篇一段,要根据各部分内容分类总结,要一个内容点一个段落。
再次强调,文献回顾的目的一定是导出你研究是在“填补已有文献的空白”这个结论,文献回顾也说明你的研究是可行的,前人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,而你的研究有一定的重要性。
另外,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一般紧跟绪论单独一章,因为实证的假设的提出的重要基础就是文献,所以文献回顾着墨多些。案例研究、规范研究一般把文献综述放在绪论的第二节,紧跟着“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”。
(四)开题管理要求
开题报告管理要求参考: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要求
二、论文写作
(一)论文格式
开题后或者开题期间,只要论证认为是可行的,就可以根据开题报告中的提纲开始写作了。写作的一开始就要使用研究生论文模板.doc进行写作,初稿发给老师时一定是格式已经调整好了的。初稿发给老师时,文件名请使用《论文标题(作者,最后修改年月日)》这样的格式,便于版本控制、存档、查找及与老师交流。
(二)数据收集和软件工具
1、参考文献
参考论文下载请上图书馆知网下载中文期刊文章,维普下载中文书籍。Science direct、Springer等下载英文文献。
另外,SSRN、NBER、Google Scholar、ResearchGate、Bing学术、百度学术等是很好的获取免费论文的渠道。搜索时在关键词基础上隔一个空格后加上pdf可以专门下载pdf格式的文章。
2、数据下载
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主要使用wind和CSMAR,可以找我。
论文数据下载下来后可以使用EXCEL作数据的归集,把数据归集到一张excel表上。
实证建议使用R语言。在R Studio中导入excel数据。
论文一定瞄着发表的目标进行,至少产生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。
(三)研究提纲
开题报告中的“内容”部分很重要是要列出提纲了,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大纲。提纲结构是比较固定的,特别是第一章绪论和最后一章结论,但主体部分要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。根据研究方法不同,目录结构也有所不同。一般分三种。
1、实证研究
实证研究是现代经济学用自然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。一般是观察现象,发现一些现象之间的关系,然后用理论进行分析,这个顺序也可以倒过来,即,理论分析,观察少数例子是不是与理论预测相符。如果理论与现象部分相符,就可以提出假设,扩大检验对象,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检验模型,收集数据并进行检验。
MPAcc硕士学制短,不以理论为重点,实证研究训练不足,一般不提倡写实证。但学术会计是提倡写实证的。但这一点并不是绝对的,题目的质量最重要。如果作为实践硕士,选择写实证,又写得不好,的确值得担忧。
实证研究的提纲比较固定,步骤是:理论分析和假设的提出、实证方法的设计和实证分析。实证的结构和格式,参考:股权质押、审计机构和真实盈余管理。
提纲一般是:
1 绪论
1.1 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
1.2 研究意义
1.2.1 理论意义
1.2.2 实践意义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
1.3.1 研究内容
1.3.2 研究方法
1.3.3 可能的创新
2 文献综述
2.1 国内外文献
2.2 论文评述
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
3.1 主要理论
3.2 制度背景
3.3 研究假设
4 研究设计
4.1 样本与数据来源
4.2 变量定义
4.3 模型设计
5 实证分析
5.1 描述性统计
5.2 多元回归分析
5.3 稳健性检验
6 结论
6.1 研究结论
6.2 不足与展望
2、案例研究
MPAcc一般提倡写案例研究,但案例研究要从典型实例中概括出通用的理论或启示,但这却是很难的。往往分析一个例子,啰嗦一大堆,最后提炼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,讲故事讲得很嗨,但故事讲完,有什么收获呢?往往得不到什么启示。
所以,写案例也可能被老师多次否定。在选题时一定要有很好的理论修养,观察周围的与会计和财务管理有关的现象,发现原有的理论比较难解释的地方,这可能就是要写的案例。这些新的现象可能给理论带来新的启发。但没有理论修养,怎么发现这样的例子呢?所以,选择案例时一定要好好补充一下基本的理论。案例研究如果能找到一家公司做实地调研,因为这类调研并不容易,调研中往往也能发现现实中的问题,所以,如果能做实地调研,案例研究一般能通过盲审,但这种实地调研是要真的做详细的调研,而且有一个研究问题,围绕问题做调研。所以,案例研究一点也不容易。
案例研究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三部分:事实、原因、解决、启示。具体可以参考如下提纲:
1 绪论
1.1 案例背景、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
1.2 文献综述
1.2.1 国内外文献
1.2.2 论文评述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
1.3.1 研究内容
1.3.2 研究方法
1.3.3 可能的创新
2 案例概述
对被研究公司的相关故事讲出来,提炼出问题。
3 理论分析
对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。
4 问题解决
研究案例公司的解决办法。
5 案例启示
概括案例普适性的启示。
6 结论
6.1 研究结论
6.2 不足与展望
3、政策或规范研究
社会研究除了实证和案例外,还可以做规范研究。
实证和案例都属于经验研究,经验研究是研究是什么、为什么的问题,即what、why,是从经验事实中发现规律和证明规律的过程,案例是“解刨麻雀”来证明,实证是用大样本证明。
规范研究是研究应该怎么样,如何达到的问题,即what then和how的问题。是对现实不满,想设计一套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规范研究主体部分主要是:发现问题、论述现状、提出方案,说明方案的优缺点。具体可供参考的提纲可以是:
1 绪论
1.1 研究问题、问题背景及研究意义
1.2 文献综述
1.2.1 国内外文献
1.2.2 论文评述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
1.3.1 研究内容
1.3.2 研究方法
1.3.3 可能的创新
2 问题分析
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,说明存在的问题。
3 理论分析
对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。
4 解决方案
研究解决办法。
5 对公司的建议或政策建议
概括案例普适性,并提出对公司的建议或政策建议的启示。
6 结论
6.1 研究结论
6.2 不足与展望
特别注意,论文不管是多么初步的初稿,请依格式调整好后再发给我,这是起码的尊重。格式请参考以前毕业生的论文,在他们论文上修改可以节约格式调整时间。本科生也使用同样的格式,只是篇幅和要求低一些。
最新的总结看,大家案例目录都可以这样来搭:
- 绪论 1.1 研究问题及意义(包括研究问题的简单背景和出发点,研究问题的概括,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);1.2 文献综述(相关研究逻辑上至少分两点,再增加一点述评);1.3 内容与方法;1.4 可能的创新
- 问题背景与相关理论:2.1 背景(行业背景、制度背景或政策背景);2.2 相关理论:(1)重要概念,(2)相关理论,(3)本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(包括分析的几个方面,步骤,每一步的关键、用到的相关理论和重点等)
- 案例相关的现状和问题:这里就不写行业背景了,直接写该案例的相关做法,存在的问题;
- 案例相关问题的进一步分析,如动因或影响等,这可以用一章到两章。
- 启示和建议:好的要借鉴,放在启示里,不好的要提出建议,包括对公司的建议、对政策的建议等。
- 结论:一般分两部分,重要结论,不足和展望
请注意,第1、2和最后一章都是搭框架,主体是第三章、四章、五章,至少三章来写案例。
三、论文答辩
(一)预答辩
专业型硕士预答辩在第二年4月的中下旬。预答辩完七天内抽重,抽重的,5月初送审,20个工作日。6月初正式答辩。
预答辩一般三位老师。学生准确幻灯片,汇报5分钟以内,重点说明自己研究的创新,说明自己做了什么新的工作。
预答辩分为通过、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。如果不通过就需要推迟毕业。
(二)关于查重
本科生不高于30%,研究生不高于20%。学校查重有一次机会,所以最好先自己在网上一些付费的查重网站(例如维普),查重修改了再通过学校查重。查重要通过最关键的办法是,问题要新,研究提纲要新,研究内容都是自己思考消化后写上去的。以上环节出问题就会很容易造成查重不通过。
每14个相联的字与现有文献重复(具体要求可能越来越智能)。被标出重复的就需要针对性的修改,但如果立意到提纲都不新,修改更本是无比痛苦的事,而且常常出现越修改重复率越高的情况。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智能,不要心存侥幸心理。